“互联网+”助力税务“放、管、服”升级
2016/9/25 12:23:38

 
  税务行政审批作为税收管理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纳税人权利和义务。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大刀阔斧推进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87项锐减到目前的7项。放得下,还要接得住,更要管得好。去年以来,税务总局借助“互联网+”,在“管”和“服”上下功夫,做到“放权不放任,管理不管制”,使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实现税收管理由依靠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管理转变,确保把该管的事项管住管好。
 
“互联网+”引领税收管理创新发展
 
  事前做足了“减法”,事中、事后的税收风险怎么控,给税收管理带来很大的考验。
  深圳市福田区月均净增纳税人4000多户;江苏省昆山市国税局16人的乡镇分局管1.1万户一般纳税人;湖南省国税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何正华说,按过去的方式一年查3000户,全省8万户一般纳税人,需要20多年才能查一轮。
  可见,“人盯户”的传统管理方式已不符合时代要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粗放式、无差别的管理已难以为继。
  为实现放管结合、放而不乱、管而有序,税务总局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逐步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稳步推行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推广电子发票,加大税收大数据运用,税收征管从凭个人经验管理向依靠大数据分析转变。
  ——加快推进税收信息系统建设。税务总局不断优化系统,推动有关信息系统与金税三期工程的统筹整合。谋划推进“后金三”信息化建设,加快税收信息化的拓展和升级。
  河南省地税局实施“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依托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项目,推进建设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集业务处理、决策指挥、监控评价、绩效考核、功能展示于一体的地税云综合管理平台。
  新疆区地税局开发和完善税收管理平台,将税源监控全部事项纳入平台,通过数据归集、加载监控指标、任务推送、结果反馈实现对税源和征管行为的日常监控。
  ——推行发票管理新系统和电子发票。税务总局稳步推广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健全发票管理制度,2016年实现所有发票的网络化运行。推行发票电子底账,逐一实时采集、存储、查验、对比发票全要素信息,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偷骗税和腐败行为。
  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国税局推行“互联网+发票服务”行动,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的基础上实施发票查验,实现全国发票一站式云查验服务,实现随时、随地、随需查验发票。
  ——加强税收大数据运用。税务总局积极开展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建立税务总局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为针对性地开展纳税服务、有效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和税收风险分析提供强力支撑。推动数据在省际之间、国税与地税机关之间的高效共享和调度,逐步实现按需、自动推送数据,实现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的转变。
  内蒙古区国税局、地税局整合国税、地税金税三期工程数据、CTAIS数据、货运发票数据以及电子底账等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形成规范的大数据资产中心。
  上海市国税局搭建信息平台,推动税务稽查由传统单兵作战向利用大数据协同打击转变。以金税三期系统为依托,以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电子底账、稽查业务管理平台、数据分析系统为支柱,搭建“1+3”大数据平台,提升稽查打击精准性。
 
信息化建设推动纳税服务提质增效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办税效率的提升上。过去,跑税务局是纳税人办税的主要途径,人在“囧途&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