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规模明年有望扩大
2016/12/29 9:44:51
营改增是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增值税改革”作为“完善税收制度”的重要任务。今年试点全面推开以来,进展情况如何?所有行业税负有哪些变化?12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召开媒体吹风会,介绍试点运行情况,并回应了社会关心的问题。
减税数据怎么算出的?
最新数据显示:5—11月份,四大试点行业累计实现增值税应纳税额6409亿元,与应缴纳营业税相比,减税1105亿元,税负下降14.7%。
新纳入试点的四大行业中,建筑业减税65亿元,税负下降3.75%;房地产业减税111亿元,税负下降7.9%;金融业减税367亿元,税负下降14.72%;生活服务业减税562亿元,税负下降29.85%。
5—11月份,除了四大试点行业外,前期营改增的“3+7”行业减税1102亿元,原增值税行业减税1180亿元,三项共计减税3387亿元。加上今年1—4月份营改增847亿元的减税,2016年1—11月份营改增减税4234亿元。
“把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和个人二手房减税因素考虑进去,前11个月营改增带来的整体减税已达到4699亿元,全年5000亿元的减税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王陆进说。
这数千亿元的减税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王陆进说,在税制转换过程中,主管税务机关要逐一核实试点纳税人的经营业务,然后按照26个小行业的划分口径,确定每一户纳税人的行业归属,并在信息系统中打上标签,确保试点纳税人行业定位准确、身份唯一。
每个月申报期结束后,计算机自动提取每一个纳税人的申报数据,用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与原来的营业税应纳税额进行比较,这样得出每一个纳税人的税负变化数据。在此基础上,再汇总形成每一个行业的税负变化情况。
制造业企业税负有啥变化?
有观点认为,营改增看上去是减税了,但实际上企业感受不到,甚至有的制造业企业税负反而加重了。这一说法靠谱吗?
河南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公司法人代表郭永华介绍,营改增全面推开以来,公司持续加大投资进行厂房、技术、设备改造,因进项税累计抵扣2.67亿元。
“营改增全面推开,不可能增加制造业的税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解释,制造业原来就缴纳增值税,营改增全面推开后,不存在税制转换问题。其减税,是由于进项抵扣范围的扩大。比如,建厂房仓库、租赁办公楼、员工出差住宿等,以前是不能抵税的,现在则可以抵税。
“营改增有利于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因素,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认为,通过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制造业企业外购服务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扣,激发了制造业采购服务积极性,实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互促共进。
营改增减税效应有多明显?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说,营改增全面推开试点效应好于预期,总体运行平稳,并呈现渐行渐好的态势。“营改增减税效果实实在在,我想换一个角度,用两组数据来印证。”
第一组数据,营改增全面推开后,5—11月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通常是扣除了出口退税之后的口径,平均增幅是3%。而去年同期同口径的税收平均增幅是8.3%。
去年和今年GDP的增长基本平稳,增幅虽有降低,但差异很小。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还有两个拉动税收增长的特殊因素,一是一度出现的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过热,二是PPI从9月起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下跌,实现了由负转正。在这种情况下,5—11月税收收入增幅同比仍下降了5.3个百分点,应该说最主要的原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