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力促民间投资企稳回升
2016/11/3 10:26:13
近年来,作为一种创新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供给方式,PPP模式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并被视为积极财政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具。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形势下,PPP模式在稳增长和拉动民间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瞩目——
日前,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财政部两批示范项目232个,总投资额7866.3亿元,落地率达58.2%。
从全国情况来看,地方PPP项目需求继续增长,9月末全部入库项目10471个,总投资额12.46万亿元,其中已进入执行阶段项目946个,总投资额1.56万亿元,规模可观,落地率26%,与6月末相比,入库项目正在加速落地,落地率稳步提升。
打造透明规范项目
近年来,PPP模式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此前,财政部确定了两批共233个、总投资8146亿元的示范项目,着力“打造样本、树立标杆”。
“采取示范项目的方式,有利于在各地经验尚为欠缺的情况下,通过示范项目的先试先行,形成有可推广意义项目范例,对各地提供实例性指导。”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表示。
财政部等部门在6月初部署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历经约4个月,终于“尘埃落定”。与前两批相比,2016年第三批示范项目实现了多个“首次”,包括首次与相关行业部委联合组织申报、评审和发布,鼓励部委申报和推荐,鼓励地方各级行业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申报和初选;首次事前全面公开评审程序和标准,增加了规范性和透明度。
经过评审,共有516个示范项目脱颖而出,占全部申报项目的44%,投资总额逾1.17万亿元。“和前两批项目比,这次评审规模大、领域广,评价的科学性、参与性、公正性进一步增强,各地积极性也更高,项目的规范性、创新性也更强。”财政部PPP示范项目评审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吉富星说。
创造条件吸引民资
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民间投资增速在近年来有所回落。在此情形下,各地着力通过PPP模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在国务院今年开展的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中,民间资本参与PPP的情况也受到关注。从不少地方情况看,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到PPP项目以国有企业居多,民间资本还偏少,尤其是大型、综合性PPP项目中多以国企为主。
今年以来,从国务院到各部委,都在力促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比如,财政部等20个部门发布的确定第三批项目文件,要求各地“依法择优选择社会资本,鼓励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民营资本”。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正在企稳回升。前三季度民间投资261934亿元,增长2.5%,增速比前8月加快0.4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回升的原因,除了市场环境好转、工业品出厂价格提升之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加大了对民间投资支持的力度。“比如现在政府正在做的PPP,希望动员民间资本来参与基础设施项目,这些措施都促进了民间投资企稳回升。”盛来运说。
“民间资本参与PPP偏少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民间资本的个体体量普遍不大、凝聚力也不强,导致很难参与到投资额要求较高的PPP项目中。同时,也有民间资本与政府间合作信任感的因素。”赵全厚说。
吉富星也认为,与大型国企相比,民间资本普遍资金实力偏弱,融资难度大,在很多项目中资质、业绩、报价等竞争中优势不明显,同时,也存在政府信用、财政支付能担忧,导致“不敢进、进不去、争不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