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33组焦点提案:出口零关税率探路
2009/3/5 8:01:19
与去年情况类似。3月4日上午10点,政协经济33组开始讨论后不久,会议的主题就锁定外贸问题上。
既要算财政收入的小账,也要算就业的大账。
“即便是国家损失一些税收,但是可以保住这些企业开工,可以实现就业。”廖晓淇表示。
或许是这个组商务部系统人士较多的原因。政协经济33组每年都会热烈讨论外贸问题,尤其是在今年保增长的背景下,3月4日上午的第一次小组讨论上,有半数时间在说外贸。
廖晓淇、张志刚和张小济三位委员分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廖晓淇、张志刚都曾是商务部副部长。张小济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他们的话题也聚焦一点:进一步扩大出口退税范围,实现出口商品零税率。
对外贸部门情况同样熟悉的张小济委员告诉记者,如果出口部门挤掉10%,就会损失1000万人的就业。他说,“保出口市场就是保就业,应该把这个问题提升到这个层面来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商务部系统代表外,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也加入了呼吁“退税”的行列,她今年带来的提案就是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业品出口退税的。
出口需要零税率
《21世纪》:刚才看到你和张小济等委员一起在联名签署一个关于出口商品零关税提案,为什么要做这个提案?这是对出口企业的一种优惠政策吗?
廖晓淇:这份提案还没成熟,名字是关于申请实行出口商品零关税的。目前的出口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实行对出口的扶植政策,我们建议对所有出口商品实行全部出口退税,使其达到零关税出口。
应该做到,征多少退多少,给所有企业都退掉17%的增值税。目前只有纺织业做到了,大部分企业出口退税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应该进一步扩大。对于“两高一资”企业,可以从征环境税上进行控制。
张志刚:一切有利于结构调整和降低出口企业成本的措施都应该考虑在内。这个出口退税扩大范围政策并不是对出口企业的恩惠,而是本来就应该还给出口企业的,如果不是零关税出口,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就会影响,市场份额就会降低。
国际市场的份额丢掉后再拿回来就不容易了!
张小济:这个也不能叫做对出口企业的优惠政策,或者是理解成一种恩赐。因为这是国际上的惯例,按照WTO的有关协议,为了避免出口企业双重征税,国外都是给出口企业实行全部退税,使企业达到零关税出口的。
目前都在提扩内需、保增长,对保出口这条重视不够。出口企业占制造业的20%,就业占到40%,如果出口部门挤掉10%,就会损失1000万人的就业。保出口市场就是保就业,应该把这个问题提升到这个层面来理解。
徐晓兰: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代表,我代表制造业说句话,目前大部分出口商品是工业品,而对大部分工业品目前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仍很有限。目前国际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的工业更应该提高竞争力,这其中需要政府帮一把力。
这个政策的作用会很明显的,比如纺织业出口退税前一段时间提高了4%,随后就在2008年12月份出现了5%的增长。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纺织业仍能出现这么大的增长幅度,可见出口退税政策对工业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是很明显的。
《21世纪》:假如出口退税不能达到完全退税的程度,你期望调节幅度是多大呢?
廖晓淇:现在大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调节还没有到1998年金融危机时候的水平,调节空间还很大。
张志刚:作为政协委员,我们是参政议政不主政,因此我们的意见仅仅是个建议,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对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我还是那个道理:全征全退的零税率政策是符合世界惯例的,世界上有个避免双重征税的决定。如果没有退完税,等于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是与同类国外产品进行含税竞争,是不公平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