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操纵论”的隐秘与真相
2010/9/1 10:54:01

编者按: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中国汇率体制的不满似乎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美国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E)的资深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Lardy)就曾认为,人民币被低估了40%,应该升值40%。时至今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20%,可被“低估40%”的呼声还是没有变化。并且,这一不满愈显白热化。

  近期,更是有130多名美国议员联名要求奥巴马政府下月发布有关汇率操纵的定期报告时,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反补贴税。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也撰文称,是时候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了。他认为,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政策上的久不松口已经“明显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很明显,从美国政界反应和媒体的舆论来看,这次“汇率操纵论”来势汹汹,力度似乎比以往更为严厉。中国是否会被列为“汇率操纵国”?美国缘何对中国汇率耿耿于怀?该如何解开中美汇率论战背后的心结?中国又该如何避免陷入汇率与出口双受阻的怪圈?为了求解这些难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黄泽民教授,又趁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胡永泰(WooWingThye)和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健康政策与管理中心教授杰弗瑞萨克斯(JeffreySachs)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讲学间隙分别对之进行了采访,胡永泰先生并授权本报使用他的演讲稿及相关学术论文。本文即是对几位学者的采访和演讲稿及学术论文的综合整理,标题为记者所加。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则是经常性存在的,在当年所谓工业化国家之间,也从来就没有过平衡,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由”

  “我想说的是,如果能够从日本吸取教训的话,这个教训就是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可以改变双边贸易的不平衡,但它不能够从整体上改变美国的贸易不平衡状况”

  “美国指责中国说,必须让人民币升值,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和不准确的。我会尽我所能向美国人民解释,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中国的决策有其合理性。引起美元贬值是由世界60多个国家造成的,并不是中国在单独挑战美国”

  操控论折射强国“找茬”思维

  《国际金融报》:从媒体报道似乎可以看出,这次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力度明显比以前大。

  黄泽民:人民币汇率问题比较复杂,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从经济角度看,汇率水平是否合理,不是谁说了算,它有多种衡量标准,比如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3年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那么就可以认定其是均衡汇率。

  而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则是经常性存在的,在当年所谓工业化国家之间,也从来就没有过平衡,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由。那时的国际收支主要指经常项目(即CurrentAccount,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时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3个项目)中的贸易项目,布雷顿森林体系从1945年建立就有着先天的不平衡,当时美元是惟一的国际货币,所有国家必须用美元结算,这意味着美国只有逆差,其他国家才能获得美元。这导致美国、日本和西德等国家之间出现了不平衡,进而导致了该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后果则是强化了主流经济学家已有的“固定汇率制出了问题”这一判断,经济学界转而认为只有浮动汇率制才能调节国际贸易收支平衡。因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国际汇率体系,汇率体系的衡量标准则在于能否自动调节大国之间的贸易收支平衡。然而,即使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大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