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国税局积极推进内控机制建设
2011/8/25 14:40:51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国税局以明确责任为基础,以权力制衡为核心,以流程控制为主线,以完善制度为根本,以公开透明为保障,把对权力的制约贯穿于税收管理的全过程,积极构建了责任明晰、分权制衡、流程制约、风险管理、信息化运行的权力内控机制,确保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权始终处于严密的监督之下。
一是明确岗位职责,优化权力配置结构。通过科学划分职能,规范机构设置,明晰岗位职责,积极采取分权、限权、控权等以权制权、相互制衡的方式,不断完善权责配置结构和岗责体系。编制了统一的岗责手册,全面梳理“征、管、查”和“人、财、物”等权力事项,科学界定部门职能和岗位职权,实现了权力、岗位、责任、制度的有机融合。在今年5月份推行了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后,对税收管理职能进行了重新调整与划分,进一步明确了各自权限。对涉税流程进行整合,将执法权力分解到了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形成了分权制约、环环相扣的专业化管理“流水线”,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监督机制,基本阻隔了纳税人与税收管理人员的“亲密接触”。同时,模块式的新型管理手段,进一步明确了承办岗位、工作标准、服务规范和考核要点,标明了风险事项与等级,规范了各个业务环节要点,对业务过程实行全程记录,实现了“痕迹化”管理,使监督防线更加严密,从而有效降低了税收执法风险。
二是开展风险排查,保证权力规范有序运行。以权力运行的关键点为重点,认真排查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操作等方面存在和可能发生的风险点,对其表现形式进行描述、登记和归类汇总,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税收执法风险“信息库”。经过层层筛选,共查出40个风险点。按照各流程节点的风险高低、危害程度、发生频率、自由裁量权大小等特点规律,对权力风险实行分类管理。A类是涉及法律法规的风险,作为绝对不能触碰的“高压线”;B类是涉及有自由裁量权的风险,作为不能逾越的“警戒线”;C类是日常管理规范中的风险,作为要求干部共同遵守的“警示线”。通过风险分类管理,使全体干部明白自身工作所处的风险标的、风险区域、风险等级和相应承担的风险责任,自觉远离违法违纪的“雷区”。2010年汇编了《税收风险防控手册》,从税务登记、申报征收、政策执行、税源控管、税务稽查、纳税服务以及日常行政事务等1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风险提示,并绘制了51个风险防控流程图,有效强化了干部职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形成了“人人有责、全员防控”的大预防工作格局,进一步提高了税收行政管理和税收业务水平。
三是依法行政公开,实现权力阳光运行。依托互联网和内部局域网,认真做好权力的网上公开,逐步建立上下贯通、内外分离、双向互动的网上政务公开平台,使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规范运行。在内部公开方面,着眼破解难点。凡是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人事、财务等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办事程序和结果,做到重要情况让干部知情,重大决策让干部监督,重点工作让干部参与。在外部公开方面,着眼抓住热点。全面公开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违法违章处罚标准和投诉监督渠道;严格落实办税程序、工作标准、承诺时限、完成进度和办事结果等制度,营造了公平透明的和谐征纳环境。从今年开展的“纳税服务质量千人网络调查”结果来看,纳税人对晋中国税系统纳税服务满意率从2010年的93.6%提升到了99.1%。
四是依托信息化手段,确保权力制约有效。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将更多的执法管理事项纳入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建立完善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增强科技防控能力。把权力行使过程以管理流程的方式进行明确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