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版本 English

背景:
阅读新闻

商务部、外管局酝酿外汇管理政策调整:10万美元以下的预收货款管制或取消

[日期:2008-11-0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黄颖川 [字体: ]
  业内人士指出,“当人民币有升值预期时,各路资本都会想法设法进入并滞留在中国,包括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等手段。而人民币有贬值预期,资本想流出中国时,也会采取预收货款和延期收汇款的手段。”

  松绑企业资金链

  按照来自广东省外经贸厅一位官员测算:“以今年1-9月,全国出口总值10740亿美元为例,如果按70%订单为10万美元每单,其中70%采用30%的预收货款测算,则涉及约1579亿美元预收货款。”

  他进一步指出,预收货款的意义不在于该数目有多大,“因为中小企业流动性资金一般只在100万人民币左右,预收货款的松绑为这些企业提供最紧迫的现金流,这对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十分重要。”

  在全球玩具代工企业合俊集团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倒下后,广东省委、省政府曾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紧急调研。

  参与调研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企业的资金链非常紧张,他们既难以向银行贷款融资,还要缴纳台账保证金,而本来预收货款的融资也未能获得周转。一旦客户延长付款或者弃单,这些企业往往就有倒闭的危险。”

  前述北京市商务局官员对记者透露,如何为企业增加融资渠道是外经贸部门一直在做,但一直难以突破的事情。

  与此同时,出口企业遭遇弃单和坏账的加剧也紧缩了企业的资金链。记者获得一份来自商务部的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8月份,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报损金额达3.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5%。“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部分国外进口商支付意愿和能力不断下降,我国出口收汇风险加剧。”这份报告指出。

  “(商务)部里考虑的是,随着欧美经济的疲软加剧,对方的企业破产会急剧增多,我国企业的外贸坏账也会随之增加。通过预收货款融资,能增加企业资金流动性。”上述商务部官员表示。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对美国出口的信用保险金额仅为30亿美元,但同期的报损理赔金额已达9929万美元,理赔率同比增加3倍,达3.3%。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韩家平对记者表示,“前5个月对美国出口总额为955亿美元,按3.3%的坏账率计算,金额已经相当庞大,大部分是由企业自己承担了。”

  他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这些企业也是按合理合法的程式破产、倒闭,只能按破产程序等待最后的清算。“可以说,被涉及其中的中国外贸企业,几乎是拿不回多少货款的。”

  “这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我国出口企业参与信用保险的非常少,”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美崑对记者坦言,“弃单的现象已经很普遍。”

  但即使海外坏账率增加,上述北京商务局官员指出,在其最近参与的一系列的调研中,绝大多数的企业仍表示即使对方因为资金链紧张未能预收货款,也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接订单,因此更需要增加企业的资金流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chenlinming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更多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