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在银行间市场不胫而走。
多位股份制银行投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做大政府投融资平台,借助银行间债券市场,扩大债务融资工具(中期票据为主打产品)的发行规模,正成为地方政府落实4万亿投资配套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2008年岁末之际,部分银行间市场主承销商(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以及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政府金融办人士赶赴北京,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共商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工作。
“广东、北京比较积极,想搭建一个比较大的政府投融资平台,以解决辖内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2008年12月30日,一位接近交易商协会的知情人士透露。
而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则透露,有可能京、沪、粤三地将试点把中期票据发行期限从3至5年延长到8至10年,用作项目资本金,以解决目前国有大型企业负债率高企的困境。这也是会议探讨的内容之一。
目前,具体操作方案尚未成型。一位参会人士向记者介绍,地方政府的主要做法是将一些政府背景的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一个融资平台,再通过该平台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进行直接融资,目的是解决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过程中遇到的配套资金问题。
谋建大融资平台
“相对于上海、北京的城投公司(政府背景的投融资平台),广东(政府背景的企业)则比较分散,难成规模效应。”前述参会人士称。
“(整合做大投融资平台)这都是一些初步的想法,方案都还没有最后成型,而募集资金的用途,投融资平台的性质都是需要研究的。”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一家大行投行人士称,在制度设计中,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偿债来源,即还款资金从哪里来,是自营收入,还是财政补贴,需要明确。
2008年12月22日,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集政府投融资主体、重大项目建设主体和城市安全运营主体于一身,下称“上海城投”)发行200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规模为30亿元。2009年一季度,上海城投还将发行30亿元的中期票据。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08年9月末,上海城投的总资产已达到2067.85亿元。
2008年12月21日,交易商协会向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基投”)发出接受注册通知书,接受北京基投2008-2010年发行40亿元中期票据的申请。
而2008年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国办三十条”),其中第十三条提出,“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
在一位银行间市场人士看来,“国办三十条”核心是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中央拿出四千亿,带动全社会4万亿的投资,有一大部分资金需要企业自筹和地方配套。在目前的形势下,企业自筹和地方配套的资金来源都需要多方想办法。”
尽管政府可以吸引银行贷款,但首先需要有资本金的投入,一般项目贷款需要20%到35%的资本金。而对于项目资本金的缺口一般有四个来源填补,一是可以用未来的税收返还,二是土地出让收益或者土地注入,三是规费收费权投入,四是财政资金注入。
“作为地方政府,其财力的主要来源是土地供应和相关领域的收费。”上述银行间市场人士续称,“但现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出让受到影响,收费也上不去;而且现在为稳定市场,需要支出;由原来的一收变成一支,财力就比较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