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版本 English

背景:
阅读新闻

财政酝酿为部分项目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日期:2008-12-10]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字体: ]

  来自业内的信息显示,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出台更多的财政配套政策来增加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据悉,其中一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财政资金为某些项目中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此外,还传出相关部门考虑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对银行在坏账核销方面给予一定优惠。

  继国务院公布4万亿的投资计划之后,各地也相继公布了各自的投资规模。粗略统计来看,两者加总的投资规模可能要超过20万亿元。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在资金来源方面,除了中央财政的自筹资金外,银行贷款将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筹资途径。

  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到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来自业内人士的说法是,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支持的一些配套方案也正在酝酿之中,其中一条是将由财政为某些项目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据我了解,基本与企业发行债券中的担保类似。政策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解除银行的后顾之忧,鼓励其增加对上述项目的信贷支持。”一消息人士表示。

  此外,业内还传出相关部门考虑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对银行在坏账核销方面给予一些优惠,此举的目的也是鼓励银行增加信贷投放。不过,另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这项政策最终能够得到落实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主要是许多人均对此持反对态度,引起的质疑也比较多。大家认为现在出台这样的措施是在重复历史的老路。”

  据了解,按照常规,商业银行必须及时核销坏账,而所需资金来源,首先是对应于风险资产的拨备(指商业银行必须提留的、专门用于损失核销的现金或国债等随时可变现的高流动性资产,也称准现金);拨备用完后,不足部分则需要动用所有者权益核销。此前,在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之时,国家财政都曾通过注资等方式,帮助其核销巨额呆坏账。

  据悉,上述政策何时能够出台,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在宏观经济处在下行周期时,通过配套的财政政策来鼓励银行增加信贷投放也是一个可行的思路。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范文仲近日在某论坛上也表示,对于需要按照市场化来运作的金融机构,国家需要在财政贴息、坏账核销的政策方面有一些配合措施出台,以支持银行加大对一些高风险领域的信贷支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chenlinming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更多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