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版本 English

背景:
阅读新闻

老部长老局长财税人共话30年财税改革

[日期:2008-12-17]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 [字体: ]
  回首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我有两点感悟。

  一是要把组织实施过程放在重要位置。有关部门要把中央改革方略层层分解为实施策略和步骤,并艰苦细致地去落实。否则,即使改革方案制订得多么花团锦簇,也会变成一纸空文。有些改革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很多时候不是方案本身有问题,而是组织工作没有到位造成的。特别是要注意及时有效地解决利益攸关方的问题。

  二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条件差异很大,区域经济不平衡,各个行业千差万别,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科学的改革方案,但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方案,并且要在不影响总原则的前提下,处理好整体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实现文件与实际的结合。必要时,要采取过渡性措施,确保改革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十多年过去,实践证明财税改革是成功的。这一点已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财税制度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存在种种客观原因,有些改革内容没有提出,有的改革没有一步到位,有的改革作了调整;另一方面是形势的发展,14年过去,情况有了很大变化,需要作出进一步的修正。

  今后财税改革的方向在哪里?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讲话指出了今后财税改革的方向:“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我想,这些就是财税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是我们近期、中期需要为之奋斗的。

  财政支出改革使财政管理更规范

  ——财政部原部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项怀诚

  1994年进行的财税改革,重点放在收入分配的改革上。但在1998年以后,财税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财政支出。当时,财政部内部达成了一个共识,财政收入的改革成功了,如果支出改革不同时推进,有多少钱也不够花。而且花钱不当,群众不满意,其危害性可能比收钱不当还要严重。

  1998年,推出了支出改革方案,改革内容大大小小有十项,包括部门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我记得方案上报国务院后,当时分管财税工作的李岚清副总理改动了一个字。原来的国库集中支出制度被改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当时,我国还不具备推行公共财政的条件,于是先确定了转移支付的方向,为以后推行公共财政做准备。如今回望这段历史,感觉当时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此后,转移支付制度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国大体上形成了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性转移支付体系。转移支付的结构不断优化,政策逐步细化,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达到13991亿元,相当于1994年550亿元的25.4倍,年均增长28.3%.

  1998年之后,财税改革的重点转向财政支出,但同时收入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2002年,中央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改成了共享税。2003年以后的税收增量,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中央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对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中央增加的收入成为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要财政来源。

  我在担任财政部领导的十几年中,心中始终有两个杠杠:一是中央财政本级的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不要扩大;二是中央财政收入增加了,要把增量的大部分转移支付给中西部地区,为他们在支出均等化方面创造一些条件。分税制改革历经14年而不衰,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也支持,其中实行转移支付政策是根本原因。

  回顾财政支出改革的历程,我认为这项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财政支出改革,使得财政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使得预算的分配更加合理,预算的执行更加公开,预算的追加不再随意。实际上,这项改革背后更为深刻的内容是对财政系统本身的削权。当时财政部流行一句话:你来是这么多钱,不来也是这么多钱;处长来是这么多钱,省长来还是这么多钱。所以“跑部钱进”的现象大为减少。我认为,既然实行市场经济,改革时就不能加强政府部门的权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目标才能实现。

  财税领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阵地

  ——财政部原部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金人庆

  财税领域是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的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财税改革则从中央对地方放权让利、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利税分离开始。一直到1994年以后,我国才形成比较规范、统一的分税制。现在谈改革开放的成就,我认为最能说明问题、最让大家心中有数的就是财税改革,因为财税收入是真金白银!

  30年财税改革的第一个成果是财政收入的“蛋糕”做大了,为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元,1993年筹备分税制改革时,财政收入不到3000亿元,而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51302亿元,今年估计将达到62000亿元,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财税改革30年来,财政收入“蛋糕”扩大了44倍。现在1个星期的财政收入就等于1978年1年的财政收入。

  30年财税改革的第二个成果是财税工作的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财税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明显了。过去我国只有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1997年以前,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简单讲就是“关水龙头”,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让我们取得了新的经验,即如何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我国通过扩大政府公共开支,带动了经济发展。1997年~2002年,国家发行了9800亿元的国债,调动了30000多亿元的资金。2003年以后,我们又取得一个新的经验,就是如何既防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又防经济过冷、通货紧缩。为此,我国实行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即中性的财政政策。由于有了这些经验,面对最近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我们是胸有成竹的。我相信只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其他一些调控手段密切配合,我们是可以解决目前宏观经济出现的问题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chenlinming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更多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