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为王——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了。现金之于企业,如同血液之于人体。
最近某企业领导说:“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我们积极保持健康的现金流,让企业在‘血液畅通’的环境中稳健发展。”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十分赞同:“抓好现金流,甚至比抓效益更重要”。
这家企业关于现金的财务策略心得是——在市场上无论是冬天还是春天,都应永远保持进攻的姿态,才能顺利到达收获的秋天。如何在危机中解决生存并能找到机会发展,那就是在进攻中防御,在防御中进攻。通过防止 贫血、设法输血、积极造血、主动止血等方式来“活血化瘀、强身健体”。
防止“贫血”——严格控制资本性支出,既不能在投资管理上把许多现金变成固定资产,也不能在运营管理上把许多现金变成存货。将有限的资本投入聚焦于质量提高、效率改进、节能降耗以及安全环保项目。严控资本投入式产能扩张,主要通过工艺技术改进以及技术创新提高效率,增加产能。
设法“输血”——简单说,就是在危机到来前,积极探索、研究低成本融资方式并抓住机遇果断实施,最终以大大低于银行利息的成本成功融资X亿,使企业可以相对安全地过冬。
积极“造血”……看来,常识比任何高深的概念都重要。早在2003年,我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证券》“年报双榜”财务顾问 时,就力排众议引入“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作为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考核指标,而许多人似乎更关注每股收益指标或者税前利润增加额(扣除所得税尚未统一的因素)。一时,引起包括《中国证券报》在内的舆论界响应。之后,我在多种场合不遗余力地把“贫血”、“输血”、“败血”等理念推广开去,即使在景气度良好的日子里也乐此不疲。
我常说,不怕没钱赚,就怕链条断。此次危机下企业现金流饥渴的时间和强度难以预测,能大幅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无疑是比压缩成本和费用更见效的“过冬棉衣”。谁都知道,亏损可以使企业存活一段时间,但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如同失血的人体一刻也无法生存。
夫危机者,料峭之寒流也;现金者,汩汩之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