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曾在2008年下跌市中受创惨烈的保险股却仿佛换了付身子骨。
两个交易日下来,领军者中国平安(02318.HK,601318.SH)的累计涨幅已达12.30%,中国人寿(02628.HK,601628.SH)与中国太保(601601.SH)的累计涨幅也分别达到6.65%和9.80%。
据本报记者了解,短短数日新年假期之中,市场基本面并无变化,但中金公司1月5日向买方客户发出的一封销售邮件,暗示了保险业会计准则即将迎来新的变化。
“变化的方向是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这样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增加A股的净利润。”中金公司在该邮件说。
这一变化在10日前召开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已经得到了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的确认:“2009年年底前将消除境外上市公司的境内外会计报表差异”。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年,将是中国保险业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的第二段过渡期。
早在两年之前,新旧会计准则转轨,其中针对投资资产收益确认的公允价值变革,使得上市不久的国寿、平安两大巨头充分享受了资本牛市带来的收益果实。而如今,递延保单获得成本、准备金提取尺度等方面的进一步转轨,则或将为行业整体入冬的保险企业带来些许数字上的温暖。
“关于保险公司会计准则变化的趋势业内大抵都有知晓,但这一邮件还是使得不少同行选择三只保险股作为年后第一波的加仓对象。”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记者。
两相接轨的数字蛋糕
实际上,这次会计准则的变化之前已有酝酿。2008年8月7日,中国财政部就以财会〔2008〕11 号文的形式下发《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通知》(下称“2号解释”)。而作为这份解释的第一项问答,便是对包括国寿、平安在内的众多“A+H”上市公司如何运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规范。
2号解释规定,“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现等效后,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除部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以及关联方披露两项差异外,对于同一交易事项,应当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运用相同的会计估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
“A+H”上市公司涉及众多行业,但在其中,保险企业面对的变革差异却是最大的。
首先是保费收入确认,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保费收入将区分风险业务与投资业务,对于投资性和与保费一并收取的储蓄性收入不记入保费,而是记入负债。
以中国平安为例,其2007年中国会计准则下的毛承保保费、保单费收入及保费存款为1009.45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792.79亿元、产险保费收入216.66亿元。而在同期于香港市场披露的H股年报上,寿险与产险业务被累计减去营业税金及附加12.69亿元。此外,寿险的万能险保费收入中被减去分配至投资型保单账户的保费存款150.90亿元与投连险中分配至保户账户的保费存款41.80亿元。最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中国平安的毛承保保费及保单费收入只剩804.06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599.13亿元、产险保费收入204.93亿元。
显然,若执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寿险部门的收入冲击首当其冲,上述中国平安的H股寿险保费便比A股低了24.43%。值得一提的是万能寿险与投连险这两大近年来备受新兴保险公司推崇的投资型产品。按中国平安年报,2007年两项业务分别录得的保费收入为214.53亿元和48.73亿元,而按上述调节比例,则高达70.34%的万能寿险收入与85.78%的投连险保费收入将不会被记为“保费”。
一直以来,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内部考核的重要指挥棒。计量口径的变革显然将带来巨大的业务导向性变化。对于近年来凭借资本牛市靠万能险与投连险攻城掠寨抢下大量市场份额的二线公司与外资公司影响尤甚。
中国人寿总裁万峰早前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2008年全行业的快速增长主要由银保渠道的投资性产品拉动,这一过分倚靠单一渠道的发展模式潜在风险巨大。他认为,随着2号解释的执行,2009年全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不可避免,良好的业务发展结构将成为重点。
相比保费收入的计量变化,递延保单获得成本调整等接轨带来的则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变化。
以中国平安2008年中报为例,中国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为71.02亿元,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净利润却是94.87亿元。两者之间存在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调整、寿险责任准备金调整、递延保单获得成本调整、递延所得税调整、少数股东权益及其他调整这5项差异。而从中国会计准则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除递延保单获得成本调整需要被加上之外,其余4项均须被减去。但这一统计区间的递延保单获得成本调整高达53.16亿元,远超过其余四项之和,因而使得后者口径下的净利润水平高出中国会计准则23.85亿元之多。
除却收入与利润两项,两种准则下的投资收益与准备金提转差变动也有巨大的差异。以投资收益为例,由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总投资收益包括投连险的保险合同投资账户投资收益,其92.75亿元的数值竟比中国会计准则下的46.86亿元高出近一倍。
由此,若中外会计准则接轨,虽然保费收入的指挥棒将使寿险公司重回务实的保障性产品一途,但在利润水平与投资收益等方面,都将带来巨大的数字提升。
2009年底前消除差异
2号解释出台之后,保险公司收获此数字蛋糕已成板上钉钉的事情。但定心丸还是来自监管者的最新表态。
2008年12月27日,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执行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2号》为契机,研究制定保费收入分拆办法和最佳估计责任准备金标准,引导保险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的保障功能,更加科学地反映公司的业务规模、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在2009年年底前消除境外上市公司的境内外会计报表差异。
2009年大限既定,但对于具体的接轨日程表,即收获蛋糕的日程表,坊间尚存疑问。焦点在于是否体现在即将发布的2008年年报中。
“我们2008年的年报还是会按照原来的准则执行。”1月6日傍晚,某大型中资保险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向本报回应。他表示,迄今仍未收到来自财政部与保监会的通知。而随着2008年的结束,目前各公司的年报编制工作已经开始,遵循的依旧是昔日的准则。
这位负责人透露,2号解释颁布后,相关的监管层曾多次前往各保险公司进行调研和准备,以期共同磋商接轨的内容与时间表,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而另一位曾参加监管层调研的某保险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更遵守保险公司经营规律的。同以递延保单获得成本摊销为例,现行的中国会计准则要求将发生的长期寿险的获得成本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做法则是先确认为递延资产,再于保单存续期间分期摊销。
“短期提太多是不科学的,反而会挫伤大家做长期业务的积极性。”该负责人表示。
继2007年1月1日中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这将是中国保险公司与国际接轨的第二项动作。
在上一次变革中,对保险公司影响最大的部分是《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部分,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资产收益计量方式,改变了成本与市价孰低这一过于保守的原则,使得保险公司在过去两年的冲天牛市中得以充分体现自身的投资业绩。
相对上次牛市中的锦上添花,是次市场转熊格局中的变革,对于因投资市场不好业绩日趋冷淡的保险公司而言,却带有雪中送炭的味道。
随着行业的整体入冬,保险企业的利润收入比显然有所下降,而与收入有一定比例相关的递延保单获得成本调整项却被“放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净利润中,显然将对保险公司的利润表产生正向推动。
以中国平安为例,资本市场火爆的2007年,其中报中国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为80.63亿元,递延保单获得成本调整为41.36亿元;而在2008年上半年,随着资本市场向下,其中国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降至71.02亿元,但这无碍于其递延保单获得成本调整随着总保费收入的提升增至53.16亿元。牛熊两市对比,这一调整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已从51.30%提升到74.85%。
此外,接受采访的另一保险公司高层亦透露,随着会计准则的接轨,监管层对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提取的尺度将有所放松。
“金融公司是善于利润平滑的。”该高层表示,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样,保险公司也会倾向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尽可能多提准备金,并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择机释放,从而平滑公司业绩。
“尽管这一事项未必会写到即将出台的政策中,但在艰难的2009年,这将成为上下都默许的事实。”该高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