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言尽责”来自于一种无形的压力。
李金华记得他刚到审计机关时,看有些部门,一出问题就是几百万几千万,心理很不平衡。当初在工厂的时候,全厂职工拼死拼活,干一年,最多有二三百万的利润。
那时,李金华就感到中国审计机关面临着这种压力。
当初社会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审计署的工作重点是“打假账”。李金华曾对媒体说,当时审计了1200多个企业,六成企业的账目不真实。而这一问题在西方国家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已基本不存在了。
【1994年颁布《审计法》】
审计须向人大报告
1994年,酝酿起草《审计法》,成为中国审计的转折点。
《审计法》中一条规定——“双重报告”在当时引起争论,它规定审计署既要对总理报告审计情况,又要受总理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李金华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谈及这一点时说,“财政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对外公开。你公开了,人家才能指指点点,不公开,有的说了人家都听不明白,怎么去给你提意见啊。”据李金华所知,开始起草时没这一条。人大最后通过的时候加上了。他说,这是对中国审计体制的一种完善,事实表明,审计工作不仅对政府负责,为政府服务,它也对人大负责,为人大服务。
1995年,《审计法》颁布。审计署开始审计中央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
3年后,李金华就任审计署审计长。次年,李金华向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时指出,国务院4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平均每个部门达7200多万元。
在那次审计中,一共立案2268起,130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全国人大新闻局的一位同志回忆说,“常委会上的报告引起这么大反响是极其罕见的”。
李金华在事后曾对媒体回忆说,那次报告出炉是最困难最艰巨的,披露了很多权力部门的问题。当时,审计署内部对此看法也不一致。向人大财经委汇报时,有人提出来,这些披露后会有什么影响?当时的总理朱镕基说,凡是审计署审出来的问题,只要不涉及秘密的都应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2003年实行“公开制”】
摒弃新闻稿全文公告
2003年,审计署推出审计结果公开制度,这进一步加大了中国的政务透明。
那一年的6月25日,李金华代表审计署,首次在第一时间,全文公布了牵涉很多重要部门的审计报告。一大批中央部委被公开曝光,被点名批评的有财政部、原国家计委、教育部、民政部、水利部等,其中,财政部被点名达9次之多。
报告在用词上也少有以前的含糊和温和,而代之以“疏于管理和监督”等严厉的字眼。“审计风暴”成为当年的流行语。
中国审计学会办公室副主任郭彤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说,其实,从1996年起,财政预算报告的审计情况就开始通过报纸等媒体对外公开,但没引起大的关注。
李金华回忆说,最初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和对公众公开的方式,是发新闻稿。新闻稿开始很简单,两页纸。1999年,他建议新闻稿和审计报告差别不要太大,朱总理同意了,新闻稿基本上和报告没有太大差别。这以后,向人大报告后直接对外公开,根本不存在新闻稿的问题。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从本世纪初,除了涉及到国家机密的、受法律保护的个人隐私的内容,审计署的每个报告都对外公布。李金华说,现在大家都习惯了,我们的公告已经是很厚的一本了。国外同行来了就向我们要公告。这说明中国政府是透明的。